初冬时节,从辽宁省开原市区向东北方向驱车25公里,便来到位于寇河河畔的威远堡镇。如今,这里已成为开原市“一乡一品”特色农业———开原榛子的重要生产销售集散地。
在威远堡镇前马村,正在炒榛子的吴景利说:“2016年,我从农信社贷款20万元,开始收购榛子,是农信社帮我走上了致富路.”
2018年,为了支持吴景利扩大经营规模,开原农信联社又为他投放了49万元贷款。如今,在该联社信贷资金的支持下,吴景利每年可实现收入大约30万元。
今年,他共收购了12万斤榛子,已经出售4万斤,余下的,他计划做成炒货再出售,利润更厚些。
有着“皇家贡品”“香美甲于他省”美誉的开原榛子,历史悠久。为扶持这一特色农业品牌,开原市农信联社按照当地政府实施的“一县一业、一乡一品”特色农业产业项目,创新推出了“金信优农贷”“三农”信贷产品,助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支持乡村振兴发展。
三年来,该联社陆续扶持榛子种植、加工、销售大户186户,累计投放“金信优农贷”资金1.5亿元,近4万亩榛子林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如今,在开原农信联社持续资金支持下,逐步形成了以威远堡镇为核心,辐射周边乡镇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榛子产业发展集群。不少农户在农信社资金带动下实现了增收致富。
多年来,开原市农信联社把支农资金向县域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拓展普惠金融领域,对于有创业、展业愿望且有资金需求的农民给予重点支持。
近三年来,该联社累计发放涉农贷款21.5亿元,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为给基层群众提供便捷的基础金融服务,开原农信联社还承担了辖区社保缴费、工资发放、政府各类补贴代发等业务。同时,该联社推出“互联网+金融”服务新模式,以“金信卡”为主体,通过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app以及金信“一码付”聚合支付业务,打通社保、交通、教育、消费等领域农村金融服务“瓶颈”,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金融服务体系。
此外,该联社还针对客户需求,拓宽零售业务渠道,开展人身、家财、汽车等保险代理业务,以及理财、贵金属代售业务,努力提升农村金融服务品质。
三年来,开原联社仅投放给各类小微企业的贷款就达到15.07亿元,有力推动当地实体经济稳步发展。(通讯员 王伟哲)
(来源:《农村金融时报》2020年12月07日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