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重工集团盾构机总装车间(本报记者 杨靖岫 摄)
昨日铭刻下多少辉煌,今朝就承载了多少期待。沈阳铁西就是这样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地方。
4年前的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曾深入铁西区多家企业,在厂区、在车间、在运转的机器旁,向铁西的干部群众、科研人员、一线工人殷切寄语。
“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与指导让我们进一步明晰,铁西不仅是铁西人自己的铁西,必须要把铁西放在中国工业发展的大格局下去考量。”金秋时节,记者实地回访时,铁西区区长董峰这样说,“担当新一轮振兴发展的 ‘排头兵’‘领跑者’,探索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世界级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是党和人民赋予铁西的重托与使命。”
几年来,铁西区立足区情实际,围绕总书记指出的“归根结底仍然是体制机制问题,是产业结构、经济结构问题”,聚焦“加减乘除”“创新驱动”,持续深化改革破冰突围,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努力实现发展规模与效益并举、速度与质量并重。
把国企改革作为振兴发展的“重头戏”,铁西区坚持以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不断研究细化沈鼓集团、北方重工等大型国企的改革方案,加快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自身造血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在企业内部,国际化、服务型制造、成套业务、新兴市场开发等转型升级战略因地制宜、接踵实施。克服重重困难,铁西区还积极稳妥推进集体企业、“僵尸企业”及“壳企业”的退出工作,着力化解企业历史债务。到今年年底,铁西区19户“僵尸企业”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51户国有企业“去挂账”和89户厂办大集体企业改革工作也将全面完成。
把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中法生态城、金谷产业区等重点园区作为创新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铁西区在主导产业发展、开放格局构建、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主动对标先进,为扎实推进全面振兴打造强力引擎。
应用“管委会+平台公司”的运营开发新模式,中德装备园正在组建中德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德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两个平台公司。董峰介绍:“两家公司一个负责土地开发整理及基础设施建设,一个负责战略投资、创新孵化等,将各司其职,高效运转。”与此同时,“零收费”政策、“边建边批”“先建后验”的承诺制审批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已在中德装备园落地实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工业互联网”服务体系、融资平台体系、技术服务体系等五大体系加速构建,区域发展的新活力、新动能正在被进一步释放和激活。
今年以来,铁西区的蓬勃发展态势令人振奋和鼓舞。1至8月,全区完成财政收入100.2亿元,占沈阳市总收入的18.3%,同比增长29.3%;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4.4亿元,同比增长25.5%,其中税收收入71.9亿元,同比增长28.5%。
牢记嘱托、不忘初心,改革攻坚、奋力前行,担当老工业基地振兴“排头兵”的沈阳铁西,决心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本报记者/金晓玲)
(来源:《辽宁日报》2017年10月11日)
沈阳铁西:再当振兴“排头兵” – 金融 – 东北亚金融
2017-12-06
北方重工集团盾构机总装车间(本报记者 杨靖岫 摄) 昨日铭刻下多少辉煌,今朝就承载了多少期待。沈阳铁西就是这样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地方。 4年前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