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金融助耕忙

2020-03-30

  每年2月份至6月份是海南热带水果集中上市的季节,由于疫情影响的减弱,收购商收购力度加大,菠萝收购价开始回升,邮储银行海南省文昌市支行深入菠萝……

  每年2月份至6月份是海南热带水果集中上市的季节,由于疫情影响的减弱,收购商收购力度加大,菠萝收购价开始回升,邮储银行海南省文昌市支行深入菠萝种植基地开展金融服务,与农户共庆丰收。(摄影/通讯员 梁磊)
  

        “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春分刚过,村民们开始走进田间翻耕农田,忙着翻耕土地,打田备耕,春耕春种井然有序,一幅幅新图铺展开来。

 
  在当前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紧要关头,如何在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中找好平衡点?如何缓解涉农企业资金链吃紧的状况?如何让资金畅通,保证企业正常运转?
 
  特事特办、急事急办,送“贷”上门,降息贴息……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大战大考中,海南出台《关于金融支持农业恢复生产和脱贫攻坚的十条措施》,各地强化各项金融政策落实,各金融机构增信贷、降成本、缓还款,为涉农企业“输血供氧”。
 
  30亿元专项信贷“解忧愁”
 
  200万元,利率4.55%,这是三亚发放的首笔支小再贷款。
 
  获得这笔优惠性政策信用贷款的是海南天涯红休闲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麦永生。
 
  “疫情期间的200万元贷款为我们解了燃眉之急,为小微企业复产复工吃了一颗‘定心丸’。”麦永生说,基地里的400多亩火龙果即将上市,有了这笔贷款他可以安心生产种植了。
 
  今年受疫情影响,物流堵点、资金链断点,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每个月光支付工人的工资以及投入的农资费用等就超过60万元,疫情至今2个月时间,开销超过120万元。”
 
  就在麦永生一筹莫展的时候,三亚农商银行凤凰支行信贷员曾庆冬主动联系上他。很快,三亚农商银行审批通过了他的贷款申请——额度200万元的纯信用小微企业贷款,利率4.55%。“火龙果就要采收,有了这笔钱工人现在全部复工,企业开始复苏了。”麦永生激动地说。
 
  为加大金融支持有序复工复产,今年,人行拨付海南30亿元专项再贷款资金,支持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外贸、制造业、旅游娱乐、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行业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本次支小再贷款可用于在2020年6月底前发放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贷款期限最长为一年,贷款利率不超过4.55%。
 
  “海南农信社将用好人行提供的15.5亿元支农支小再贷款资金,以优惠利率向涉农贷款、普惠型小微企业提供信贷资金支持。”海南农信社相关负责人说。海南农信社坚定支农支小市场定位,以支持全省复工复产为己任,按照“433”目标任务,出台激励措施,层层落实责任,加大支农支小贷款投放,安排专项信贷资金100亿元,积极主动对接中小企业融资需求。
 
  数据显示,自3月2日专项再贷款启动以来,海南银行、海口农商行等海南省地方法人银行,已累计投放支农再贷款28笔、548万元,支小再贷款17笔、1995万元。
 
  田间地头“送服务”
 
  春节刚过,地处海南西北部的儋州市已是一派“南国春来早,万物竞芳菲”的景象。经营冷冻奶制品的王大哥却无心欣赏眼前美景——他正因资金断流发愁。
 
  去年底,王大哥囤集了大量奶制品,却因疫情影响其下游客户停止营业导致货品无法销出。眼看冷冻奶制品保质期一天天临近,他只能全部折价销往超市,超市经营也受疫情影响,近期内无法结算货款。“如果短期内没有资金,很难维持正常经营了。”王大哥说。
 
  邮储银行儋州支行信贷员徐海龙了解情况后,马上向行内信贷部反映情况。徐海龙根据调查情况,快速整理好贷款申请材料,积极和邮储银行海南省分行审批部门沟通,使用绿色信贷审批通道。2月17日,王大哥拿到了邮储银行的25万元商贷通信用贷款。为了方便后期还款,徐海龙还为王大哥设定了灵活适宜的还款方式。
 
  贷款资金的及时到位让王大哥纾解了资金难题,他感激地说:“邮储银行真是给我下了场及时雨啊!疫情非常时期还能设身处地为客户着想,今后我的业务就找你们银行了!”
 
  据介绍,为支持涉农企业恢复生产,邮储银行海南省分行推出四项措施保障“三农”资金需求。一是疫情期间原则上以做好存量客户续贷支持为主,提前做好沟通,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确保特殊时期小额贷款业务发展和管理工作稳妥推进;二是针对受疫情影响无法正常还息的客户,按要求发起信贷条件及要素变更,调整客户还款方式和还款时间及办理展期或延期还款;三是为解决贷款客户当下还款困难问题,指导市县分支行对符合条件的客户变更还款方式;四是与农业厅、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等多家合作方协调,解决“农保贷”客户由于贷款有投保期限的限制。
 
  与此同时,在儋州西联农场新盈分场里,3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项目正在全力抢抓建设工期,工人们在科学防控疫情的前提下,紧张有序的施工。
 
  “在项目复工复产关键时刻,首笔7476万元贷款及时投放,为我们企业解决了燃眉之急。”海南农垦草蓄猪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志刚说。
 
  为支持海南最大的国有农业龙头企业——海南农垦,打造海南全省人民的“菜篮子、肉篮子、果篮子”。农行海南省分行积极对接支持海垦草畜集团、畜牧集团生猪产业链的全省布局,近日为临高“红华十万头现代高效仔猪场”项目和儋州“3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项目,分别发放5000万元和3.5亿元贷款。
 
  据悉,为支持农产品稳产保供,今年以来,农行海南省分行相继出台《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脱贫攻坚和“三农”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关于做好疫情期间农户贷款业务的通知》等20多个文件,围绕各地“菜篮子”“米袋子”工程,做好信贷计划的优先配置,并结合当前农业生产经营,新增信贷计划优先保障涉农企业、农户贷款投放力度,及时满足农业生产经营需求。
 
  在春耕备耕的关键时刻,各银行机构还加大对涉农贷款的投放力度。
 
  在海南广大农村里,与春耕的农民一样忙绿的还有海南农信社的“小鹅”“小鸡”两支小额信贷队伍。他们踏着脚蹬子,甩着“泥腿子”,把贷款送到田间地头,让农民朋友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农信的信贷服务。仅疫情期间,海南农信社的“小鹅”“小鸡”就为339户农户送去扶贫小额信贷合计795.04万元。
 
  资金送到实处,信贷的杠杆才能撬动更大的产业,发挥更大的作用。海南农信社全力保障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等农村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满足春耕备耕的资金需要。对特色农业等高效经济作物资金需求要优先发放,支持种植、养殖业等发展生产,全力保障“菜篮子”“粮袋子”农副产品和春耕农资供应信贷资金需求。截至2月末,海南农信社累计发放涉农贷款5100笔,合计4.5亿元,为涉农主体恢复生产经营提供了有效的金融支持。
 
  眼下,田间地头、瓜棚架下、房前屋后,银行人戴着口罩走访调查,问需求、建档案、送服务,成为春耕图景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减费让利“降成本”
 
  仅一天,从事化肥生产销售的何先生就拿到了邮储银行海南省分行审批的200万元贷款。
 
  往年的这时正是应收货款回笼期和原材料的储备期。但受疫情影响,客户应收下游的货款500万元迟迟未能回笼,何先生想进货一批化肥生产原材料,却苦于手中流动资金不足。“货款收不回来,不能备货,没有进账,还要还贷款,生产压力太大了。”何先生说。
 
  邮储银行信贷经理王欣了解情况后,建议何先生申请支用贷款,解决200万元的短期需求,同时申请延期3个月还款,解决短期压力。何先生在信贷经理的指导下,通过短信和影像方式完成申请。
 
  让何先生惊喜的是:这笔贷款利率较原利率下调了10%,缓解了他的还款压力。
 
  “邮储银行通过延长节假日设置、消除征信影响、贷款停息、展期及续贷等方式,支持帮助存量受困客户渡过难关,并通过优化业务流程、开辟绿色通道、执行优惠利率等措施做好申贷客户服务。”邮储银行海南省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3月20日,邮储银行海南省分行累计发放极速贷525笔,累计4000余万元;绿色信贷通道审批307笔,共计近1亿元;为633户“三农”贷款客户办理延期还款。
 
  帮到难处,才能扶到实处。作为地方法人银行,海南银行不仅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资金保障,还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该行提出重点支持基本农产品种养殖、农资生产销售和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企业或个人,优先满足保供稳价、支援疫区的重要生活物资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同时在现行贷款利率基础上下降0.5个百分点。
 
  事实上,海南各银行机构对受疫情影响遇到暂时困难的企业,特别是涉农企业和小微企业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并通过展期、还款计划变更、适度降低贷款利率、无还本续贷等多举措支持企业正常运营。
 
  安居乐业“有保险”
 
  作为全国人民冬季的“菜园子”,每年的冬春是海南农民最忙的时节。受疫情影响,外运不畅,瓜菜价格跳水。同时,由于瓜菜大量上市,反过来抑制了叶菜的需求,造成叶菜价格回落,菜农收入大幅缩水。
 
  但海口市苍东村的菜农黎锦强今年没犯愁。为确保绿叶菜稳价足量供应,让菜农安心种菜,今年海南双管齐下,及时出台《2020年海南冬季瓜果菜采购应急补贴及奖励方案》,帮助菜农打开市场销量,同时保险公司积极发力,通过保险转嫁菜价风险。以海口为例,对于疫情期间补种抢种的菜农,市级财政统一向保险公司投保蔬菜价格指数保险,在原有保费补贴的基础上,继续减免菜农10%的保费。对于黎锦强而言,保费不用缴了,理赔款却没有少。
 
  3月11日,包括黎锦强在内的海口市苍东村全体菜农拿到了保险赔款合计36万元。拿到赔款的黎锦强连声感叹:“种菜买保险,收入有保障,心里踏实多了。”
 
  据介绍,截至3月10日,人保财险海口分公司已给全市菜农支付保险赔款558.17万元,受益菜农2509户次,此外还有381.36万元赔款在紧急处理中。
 
  “为确保全省冬季瓜菜产业的稳定持续健康发展,防止菜价伤农,我们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广蔬菜价格指数保险,保障菜农收益。”人保财险海南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人保财险海南分公司承保蔬菜面积5万亩,投保菜农5568户,提供保险保障金额1.08亿元。蔬菜价格指数保险成为保障“菜篮子”价格的“稳定器”。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对海南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和脱贫攻坚等工作造成较大影响,许多农业经营主体出现融资难、还款难、担保难等问题,部分农户因疫致贫返贫的风险加大。
 
  为此,海南正式开展防返贫综合保险试点工作。通过政府为贫困户买单,将农村人口因病、因灾两大致贫返贫关键风险转嫁保险,减少返贫风险。
 
  让农民不亏本,让百姓更安心,海南通过不断创新保险产品,充分发挥保险转移风险的天然属性,保产量、保价格、保风险,也保障了老百姓的安居乐业和脱贫致富。(本报记者 洪佳佳)
 
  (来源:《证券导报》)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