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华融:以创新引领战略转型(图)

2017-12-06

  10月30日,中国资产规模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2799.HK)(简称“中国华融”)成功在香港联交所挂牌……

  10月30日,中国资产规模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2799.HK)(简称“中国华融”)成功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标志着公司从政策性不良资产处置机构成功转型为国有大型现代金融企业,标志着中国华融“五年三步走”创新转型发展战略实现完美收官。
  自1999年成立以来,中国华融全面完成国家赋予的政策性不良资产处置任务,为支持国有银行改制、国有企业脱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发挥了“安全网”和“稳定器”的重要作用。2009年以来,新一届领导班子明晰了公司“专业的资产经营管理者、优秀的综合金融服务商”的市场定位,确定了“五年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实施“大客户”战略,彻底走市场化路子;推进战略性转型,走市场化、多元化、综合化、国际化的现代金融企业发展路子;改制、引战、上市,实现公司又好又稳科学可持续发展。截至目前,中国华融集团总资产近8000亿元,净资产超过900亿元,年实现净利润超过100亿元,已发展成为中国资产规模最大、创造利润最多、持有金融牌照最全、ROE资本回报最好的国有大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五年三步走”第一步:实施“大客户战略”,彻底走市场化路子
  2009年中国华融开启转型之路,新一届领导班子明确提出“听党的话,跟政府走,按市场规律办事”的经营理念,以创新为引领,变“坐商”为“行商”,主动营销客户、开拓市场,大力实施向各级政府、大企业、大集团、大金融机构等提供“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的大客户战略,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均沾、互惠双赢、合作发展”原则,与客户建立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经过近年来的努力实践,中国华融“大客户战略”开花结果,取得显著成效。一是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国华融与15家省级政府、89家企业类客户及84家金融机构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实现了客户资源的集中化管理和平台式共享。二是搭建了多个战略平台。与湖南省政府合作组建华融湘江银行,成为中国第一家旗下控股商业银行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重庆市政府合作设立华融渝富股权投资基金;与海南省政府合作重组设立华融期货;与宁夏自治区政府合作设立华融西部开发投资公司;与深圳市政府联合组建华融前海财富管理公司等。三是树立了公司品牌。“大客户战略”推动中国华融有力支持了地方经济和实体企业发展,不仅彰显了中国华融的企业社会责任,而且树立了公司“专业的资产经营管理者、优秀的综合金融服务商”品牌形象,大大提升了社会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公司先后荣获“全国创新示范基地”“亚洲品牌500强”“中国品牌100强”“年度资产管理公司”等荣誉奖项。
  思路决定出路,道路决定命运。彻底走市场化路子,需要以创新为引领完成系列市场化转变。2009年以来,中国华融提出并推进“八大创新”——即创新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业务平台、创新产品服务、创新管理方式、创新企业文化和创新队伍建设。“八大创新”引领了公司市场化转型快速发展,2009年以来连续实现业绩大幅增长,2012—2014年公司三年累计实现净利润突破300亿元,国有资产大幅保值增值。公司搭建起以总部为主体,全国31家分公司和8家主要子公司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战略架构,能够提供资产管理、证券、信托、金融租赁、银行、基金、期货、投资等全牌照、多功能、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发展成为国有大型金融控股集团。
  “五年三步走”第二步:推进战略性转型,走市场化、多元化、综合化、国际化现代金融企业发展路子
  在夯实客户基础、经营取得良好业绩的同时,中国华融积极适应新常态、寻找新动力、实现新发展,不断加大改革转型力度,在服务实体经济、支持经济转型升级中努力推进“十大战略性转型”,迈向了平台更加多元化、业务更加综合化、筹资更加市场化、布局更加国际化的良性快速发展快车道。
  一是由传统业务向创新业务转型。立足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时间换空间,以增量盘存量,化不良为优良”经营特点和多牌照优势,在做好“收购+处置”“收购+重组”等融资类传统业务基础上,主动探索“资产管理+”类、“金融+产业”、“主业+副业”等创新模式,在为政府、企业和各类客户提供“全链条、全周期、多元化”综合金融服务方面大力创新。二是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型。改变“简单以发展速度论英雄”的传统思维,以全面资产负债管理统筹资源配置,以经济资本管理引导转方式、调结构,促进业务由规模和利润导向下的粗放式增长,转向以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率和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内涵式增长。三是由单一不良资产业务向综合金融服务转型。发展好“不良资产经营、综合金融服务、资产管理与投资”三大业务板块,以不良资产经营为基础,以综合金融服务为依托,以第三方资产管理为新的利润增长点,为各类客户提供“横跨公司资本架构、纵跨企业生命周期”的全方位综合金融服务。四是由营销一般客户向营销优质客户转型。对接符合国家产业导向、资信好、实力强的集团客户、上市公司等优质客户,持续提高优质客户占比和客户黏性,实现互利共赢。五是由重资产业务为主向轻重资产业务并重转型。创新轻资产、少资本盈利模式,撬动社会资本,降低公司资源规模占用,实现轻重搭配、稳健增长。开发证券化、基金化、结构化产品等“轻资本”型资产管理业务,拓展表外资金募集渠道,引入表外资金做大管理资产规模, 向“真正的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业务”转变。六是由被动式资产管理向主动式资产管理转型。充分发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处置、资产经营、资产管理、财富管理、综合金融服务”五大功能,主动对接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各类资产委托,提供重组、转让、兼并、托管计划与咨询等专业服务。七是由追求高收益业务为主向追求稳健型业务转型。改变单纯靠高利差获取高收益的盈利模式,对符合产业政策、产品有核心竞争力、长期能够实现盈利的客户进行积极扶持,与实体企业抱团取暖、共渡难关。八是由股权资产简单处置向资产处置、经营、沉淀并重转型。加强对股权资产持有和处置的系统规划,探索建立资产组合和风险对冲机制。适度扩大股权类业务规模,拓展“定向增发+资产收购”“投资+资产运营”等创新模式的直接投资业务,加大对符合国家战略转型需要、行业成长性突出、代表国内外先进发展方向的战略新兴产业和消费服务产业投入。九是由追求利润最大化向追求风控、质量、价值最大化转型。正确发挥绩效考核的“指挥棒”作用,改变传统上侧重利润目标考核的做法,重点考核剔除风险后的资本盈利水平和风险管控水平,实现风控、质量、价值的内在统一。强化市值管理和价值创造,加大由利润最大化向价值最大化转变。十是由国内业务为主向国内和国际业务并重转型。全面开展“跨境本外币融资、租赁业务、跨境双向资金池业务、股权投资和投资基金、跨境资产交易、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等6类“新、实、特”业务,积极探索设立海外不良资产收购基金,国际化发展迈出实质步伐。
  “五年三步走”第三步:改制、引战、上市,实现公司又好又稳科学可持续发展
  中国华融在业务快速增长的同时,加速推进“改制—引战—上市”三部曲,稳扎稳打、步步为营,2012年完成改制、2014年成功引战、2015年在港上市,打造“治理科学、管控有序、主业突出、综合经营、业绩优良”的一流资产管理公司取得重要进展。
  一是圆满完成股份制改制。中国华融2011年开始全力推进改制工作,从顶层设计入手,循序渐进,在充分体现自身禀赋和发展特色的基础上,实现了企业脱胎换骨式新生。2012年10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股份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形成了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构成的现代股份公司治理架构,标志着中国华融由政策性机构向完全市场化经营的现代金融企业彻底转型,开启了二次创业新征程。
  二是成功引入境内外优秀战略投资者。在完成股份制改制后,中国华融以“引资本、引制度、引智力、引资源”为目标,及时启动引进战略投资者工作。2014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在原股东财政部保持控股、中国人寿增持的基础上,成功引进美国华平集团、中信证券国际、马来西亚国库、中金公司、中粮集团、复星国际、高盛集团等7家新的战略投资者,实现了对“国有+外资+民营”混合所有制的有益探索,引战规模、战投数量、价格、释放股比创同业新高,有效增强了公司资本实力和治理能力,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注入了新活力。
  三是顺利实现在港IPO上市。今年10月30日,中国华融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上市,成功登陆国际资本市场,完成了向公众上市公司的华丽转身,向打造“治理科学、管控有序、主业突出、综合经营、业绩优良”的“一流资产管理公司”“华融梦”发展目标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刚刚胜利闭幕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研究制定了中国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描绘了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路径和宏伟蓝图。展望未来,中国华融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全面”重大战略思想为引领,积极创建“有尊严、有价值、有内涵、有实力、有责任”的“五有”现代金融企业,努力打造“治理科学、管控有序、主业突出、综合经营、业绩优良”的一流资产管理公司,着力为国家、股东、客户、企业、员工、社会创造更大价值,为实现中国梦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赖小民: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10月30日,中国华融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图为中国华融董事长赖小民(右五)在敲锣开市仪式现场。(资料照片)
  (来源:《人民日报》2015年11月03日13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