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海南农垦:引金融活水 增企业活力

2022-07-29

  7月,夏日的热浪正翻腾,同样热火朝天的还有海垦东兴1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现场,今年6月28日二期工程母猪场提前竣工投产,现已调入4800多头母猪,一期育肥……

  7月,夏日的热浪正翻腾,同样热火朝天的还有海垦东兴1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现场,今年6月28日二期工程母猪场提前竣工投产,现已调入4800多头母猪,一期育肥区自去年7月投产以来,年出栏生猪约3.6万头,今年已销售近万头商品猪……
  “得到海垦发展基金的投资支持,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项目的资金需求,项目建设步伐当然快了。”海垦猪业公司相关负责人望着如今运营顺利的项目现场,不由得感叹道。眼前的海垦东兴1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项目(第二批)集中开工项目之一,也是海南农垦首例通过产业基金的方式进行项目融资、实现产融结合的生动案例。
  金融服务产业是海南农垦八大产业之一,省第八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到,要在金融、投资、贸易、财税等方面创新突破。近年来,海垦金融板块企业以服务垦区实体经济和产业发展为使命,整合垦区金融资源,做好金融管理服务,不断深化产融结合,充分发挥金融杠杆作用,全力为海垦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活水”,为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贡献力量。
  当好“财富管家”提供金融保障
  资金是企业运营的命脉。垦区企业众多、产业规模庞大,在2011年以前,几乎家家都有个沉积资金的“小池子”,垦区各单位仅仅根据各自业务的发展需要设立银行账户,使得账户多而杂,资金管理分散。有些企业在银行有大量存款,有些企业却有大量银行贷款,存贷双高现象十分明显。
  “分散的资金难以形成合力,发挥集约化作用服务垦区实体经济,才能实现集团效益最大化。”正是基于这一认识,2011年12月海垦集团成立“内部银行”——海垦财务公司,打破海南农垦原有的财务架构,开展了对各下属企业的资金归集工作,让分散各处的资金流入集团总部的资金“大池子”。
  “对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可以及时、准确掌握下属单位的资金情况,加强内部统一调配和集成化运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减少集团整体财务费用支出,加强风险管控,提高融资功能,让每一分钱都不闲着。”海垦财务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归集资金首先以满足下属企业日常经营费用和经常性经营支出为前提,采取预留资金限额和代理支付相结合的方式,保证企业正常运转。“以垦区企业需要资金为例,财务公司作为集团的‘资金池’,将规整企业资金流,充分发挥财务杠杆作用,只需一两天就可以完成融资,为集团成员单位提供金融服务,而银行贷款最快也要一两个月。”
  为了提升资金归集水平,海垦财务公司积极拓展资金归集范围,及时做好新成立成员单位的资金归集工作,并配合海垦集团财务部开展下属企业账户清理。2018年12月,海垦财务公司负责建设的资金管理系统上线运行,实现了账户审批从纸质化到信息化,从手工汇总统计到系统自动提取生成的重要转变。
  该系统的上线,一改以往垦区各单位开立银行账户需要经过层层上报至海垦集团审批的复杂程序,现在直接通过系统进行审批,使企业开户、销户更加便捷,而且采用银企直联模式,目前系统直联的14家银行覆盖了海南主要商业银行。从海垦集团角度来看,从源头上控制了开户范围,加强了对资金的统一监管,能够动态地掌握海垦企业资金的分布和流向,强化风险控制和科学决策。自2018年开始,海垦财务公司资金集中度一直保持上升趋势,截至2021年末,较成立初期,公司资产规模增长5.97倍,可归集资金归集率由68%提高到92.53%。
  随着海南农垦改革发展深入推进,海垦各个产业项目对金融资本支持的需求日益增多,海垦财务公司近年来加大对垦区企业的金融扶持力度,融资规模大幅扩大。
  “今年二季度给7家垦区企业做了融资贷款,放贷超7.94亿多元。”近段时间,海垦财务公司总经理助理张驰奔走在垦区多家企业之间,对贷款申请进行实地考察调研,仔细核实贷款申请的数据,安排放款相关事宜。
  张驰介绍,为帮助成员单位解决融资需求,信贷业务部工作人员主动深入一线,针对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及项目,制定差异化融资服务方案,做好“送贷上门”服务。同时,采用循环额度贷款的模式,有效降低垦区成员单位融资成本,并根据实际用款情况提供“随借随还”的融资服务,解决了垦区企业生产发展的燃眉之急。据了解,2011年至今海垦财务公司累计提供资金194亿元支持产业发展。
  在“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小微企业发展”方面,海垦担保公司通过担保公司、银行、农场公司合作的“三位一体”惠农担保模式,切实打通垦区普惠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为垦区“三农”事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从申请到放款只用了5天时间,这笔资金真是‘雪中送炭’帮了我大忙。”近日,海垦神泉集团种植户陈某想发展芒果产业,由于自有资金不足需要流动资金,想向银行申请借款30万元。在了解到海垦担保公司有惠农担保服务后,便委托该公司提供担保服务,没想到几天时间就解决了。
  在垦区,像种植户陈某一样享受到快捷、标准、便利贷款服务的职工与农户还有很多。“海垦担保公司一直致力于服务垦区‘三农’普惠金融发展,让垦区职工和群众‘贷得省心、用得放心’。”海垦担保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据统计,近三年来,该公司新增“支农”担保业务610笔,金额达4822万元。
  立足“产融结合”服务实体经济
  金融是实体经济发展的“血脉”,金融产业作为海垦八大产业之一,其主要目的是服务、支撑其他七大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2020年2月,海垦产业投资公司(原“海垦金控公司”更名)以“服务产业、产融结合、创新发展、创造价值”16个字为业务目标,正式推动实体化运作,紧密结合海南自贸港发展、海垦集团“十四五”规划以及“四梁八柱”产业定位,灵活运用海垦的资金资本推进“产业+金融”相结合,引入社会资本,增加多元化金融业务,为海垦各大产业板块提供丰富的金融服务。
  “支持海垦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需要庞大的资金,为增强资本实力,海垦产业投资公司实体化运作的第一步就是优化股权结构。”海垦产业投资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公司通过股权多元化、增资扩股等方式进行社会化融资,收购了海南银行的部分股权,还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以进一步扩大资本规模。
  2020年开始,海垦产业投资公司以海垦集团产业板块投资业务为导向,引导集团资金通过产业投资公司投向农垦内部各项目,扶持和培育壮大重点产业项目发展。产业投资公司组建了金融专业人才团队,对海南省内涉农产业项目展开调研,寻找适合海垦发展的项目。此外,通过与国内私募基金、券商、省内各市县投资平台、国内各兄弟垦区建立合作,聚焦橡胶原材料深加工、南繁育种产业优质项目、冷链仓储物流优质企业、热作农业深加工项目、畜禽海产产业优质项目等重点产业,以股权、债权资金形式投放,为集团各重点产业建设提供投融资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为更好地促进垦区产业融合发展,海垦集团于2019年设立海南农垦农业产业投资基金、海南农垦产业发展股权投资基金,用于服务农垦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基金运营管理两年多来,引入已投企业重庆洪九果品股份有限公司与海垦商贸物流产业集团合作供应链项目;投资海垦东兴1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扶持生猪产业发展;大胆“走出去”,参与广西柳工集团混改项目、认购光明乳业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国双科技美股私有化项目等垦区外部投资项目,力争将优质企业“引进来”与垦区相关产业发生业务协同、股权合作,孵化、培育、壮大产业发展,促进海垦产业转型升级。
  深化金融创新资本运作加速
  近年来,海垦集团在金融市场上的创新举措频出,激活了海垦金融发展的“一池春水”。2019年10月海垦集团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工银瑞投—海垦控股集团土地承包金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这是全国首单以国有土地租金收益权为基础资产的资产支持证券产品,也是海垦集团首次以资产证券化的形式成功亮相资本市场。该专项计划将海南农垦未来一定年限的土地收益提前兑现,解决了产业发展所需的资金问题。
  此后,海垦集团成功发行2020年第一期公司债券,共募集资金7亿元;在境外资本市场成功发行3亿美元高级债券、成功发行全国首单绿色乡村振兴公司债券“21海垦V1”、成功发行5亿元非公开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21海垦EB”,今年7月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大力支持下,海垦集团成功发行8亿元全国首单自由贸易港专项公司债“22海垦01”。
  “一系列的资本运作,一方面可以拓宽融资渠道,募集更多资金,赋能‘四梁八柱’产业发展,解决资金需求,另一方面还可进一步优化海南垦区企业债务结构。”海垦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对外发行债券,不仅为国际国内市场了解海南、了解海垦集团提供了崭新的平台,打通了海垦集团的境内外融资渠道,还有助于海垦更深更好地融入资本市场,参与市场化运作。
  土地承包金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和5个债券的发行,获得了各大主流投资机构的高度关注和踊跃认购:土地承包金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的募资消息一经公布,仅9个工作日就达成了近8亿元的认购额,超额认购倍数1.54倍;8亿元全国首单自由贸易港专项公司债簿记当天参与申购投资的机构共有17家,其中4家非银金融机构均为海南省外的市场投资主体,认购倍数为4倍。“从投资者的积极认购表现可以看出他们对海垦集团实力的认可,也反映出他们看好海南自贸港的前景、对海南经济发展更有信心。”海垦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了解到,海垦集团发行的债券所募集的资金,将聚焦海垦集团“八八战略”的优化升级,着力于构建“四梁八柱”产业布局,重点用于海南自贸港项目建设、热带高效农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的推进和建设,尤其是天然橡胶、南繁育制种、草畜养殖、热带作物、冷链仓储物流、果蔬种植加工产业链等重点产业的项目和园区建设,增强产业发展活力。
  “下一步,集团将继续探索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工具,通过不同路径、不同方式开展市场融资。”海垦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利用好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融资功能,并结合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政策红利,充分发挥金融市场的“无形之手”,为海垦发展增添“新动能”。(本报记者 卢雅楠 通讯员 李文馨 张莉)
  (来源:《海南农垦报》)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